2022年北京冬奥会于2月20日晚在国家体育场“鸟巢”落下帷幕,这场历时17天的冰雪盛宴为全球观众留下了无数难忘的瞬间,作为东道主,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上表现抢眼,以9枚金牌、4枚银牌和2枚铜牌的成绩位列奖牌榜第三海星体育直播,创造了参加冬奥会以来的历史最佳战绩。
中国军团突破自我 冰雪项目多点开花
本届冬奥会上,中国运动员在多个项目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,短道速滑队延续了传统优势,由武大靖、任子威、范可新等名将领衔的队伍在混合团体接力项目中斩获首金,为中国代表团打响头炮,随后,任子威在男子1000米比赛中再夺一金,展现了强大的个人实力。
自由式滑雪成为本届冬奥会中国队的最大亮点,谷爱凌在女子大跳台、坡面障碍技巧和U型场地三个项目中斩获2金1银海星直播,成为首位在单届冬奥会上获得三枚奖牌的中国运动员,她的出色表现不仅为中国冰雪运动注入了新活力,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“谷爱凌热潮”,徐梦桃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项目中圆梦夺金,四届冬奥老将的坚持与拼搏令人动容。
速度滑冰赛场,高亭宇在男子500米比赛中以破奥运纪录的成绩夺冠,为中国男子速滑实现了冬奥金牌零的突破,冰上舞蹈组合王诗玥/柳鑫宇虽未站上领奖台,但他们的表现同样赢得了观众的掌声,展现了中国花样滑冰的进步。
全球冰雪健儿闪耀 赛场内外传递友谊
北京冬奥会不仅是竞技的舞台,更是友谊与团结的象征,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运动员参与了109个小项的角逐,挪威代表团以16金8银13铜的成绩领跑奖牌榜,德国队以12金10银5铜位列第二。
短道速滑赛场,匈牙利选手刘少林、刘少昂兄弟与中国选手的激烈角逐成为焦点;花样滑冰项目中,俄罗斯奥委会队的“三套娃”瓦利耶娃、谢尔巴科娃和特鲁索娃展现了超高难度动作,引发全网热议,美国名将陈巍在男子单人滑中夺冠,日本选手羽生结弦虽未能实现三连冠,但他挑战4A跳的勇气赢得了全场尊敬。
科技与人文并重 北京冬奥树立新标杆
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体育盛会,更是一次科技与人文的完美融合,国家速滑馆“冰丝带”采用世界最先进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,成为首个“碳中和”冬奥场馆;延庆和张家口赛区的山地赛道设计兼顾竞技性与安全性,获得国际雪联高度评价。
开幕式上“二十四节气”倒计时、闭幕式上的“折柳寄情”等创意环节,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,志愿者“小雪团”们的热情服务、冬奥村的人性化设施以及智能机器人配送等科技应用,也为参赛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闭幕式上高度评价北京冬奥会:“这是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,我们欢迎中国成为冰雪运动大国。”
冬奥遗产持续发力 中国冰雪未来可期
随着“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”目标的实现,中国冰雪运动正迎来黄金发展期,本届冬奥会新建的场馆将向公众开放,京张高铁等基础设施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。
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,进一步完善冰雪运动人才培养体系,推动群众性冰雪活动普及,为2030年实现“冰雪运动强国”目标奠定基础。
从1980年首次参加冬奥会到如今跻身奖牌榜前三,中国冰雪运动的跨越式发展令人瞩目,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,不仅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,更向世界传递了“一起向未来”的坚定信念,这场冰雪盛宴的落幕,正是中国冬季运动新征程的起点。